台灣閩南話有句俗話:「有什麼屁股,吃什麼瀉藥」。這句話,真應該送給安倍晉三...

 

去年安倍主導日元貶值,我早就不看好,沒想到他成功騙到日本民眾的選票,也騙倒一大票台灣的財經雜誌(不客氣的點名商業週刊)和台灣立委 (幸好我們有獨立的央行總裁彭淮南,沒有隨之起舞)。我查了一下,安倍晉三是政治系畢業,讓他來主導財經政策,我只能說不可思議啊,至少我還學了四年的經濟學,工作也跟日商頗有接觸,應該有些資格說他兩句話。

 

我猜安倍應該是看到美國量化寬鬆(Quantitative easing, 俗稱印鈔票)的成功擺脫經濟泥淖,想起而仿效。不過,他忽略了美國和日本經濟體質的不同,這可能跟他不是經濟底子有關,也可能跟他實務經驗不足有關(記錄上安倍晉三好像只有在民間公司工作過三年而已,其他時間都在搞政治)。

 

美國和日本的經濟體質最大的不同:美國是原物料輸出國,日本是原物料輸入國

 

美國印鈔票之後,美元貶值,但美國的原物料仍舊以國內美元計價,所以生產成本緩漲而已。
日本印鈔票之後,日元貶值,進口原物料因為以美元計價,日元換到的美元立刻變少,原物料急漲,生產成本大增。

 

而且,日本因為廢核,能源供給不足,電價上漲,原本生產成本太貴的日本製造業又更是雪上加霜。我所知道的日企,更是加速生產線外移到國外,日本製造商品減少(現在財經新聞都看股市報新聞,很少記者跑工廠報導這些消息)。相較之下,美國除了沒廢核,還運氣好到發現油岩頁,油電供給便宜又充足,於是美國製造開始翻身。日本製造業的困境一部份是日本人民選擇,但也有一部份是日本運氣很差~~  真的是天佑美國,不佑日本。

 

一些做生意的日企,跟我說安倍晉三讓他們日子很不好過。一般邏輯會想,日元貶值東西便宜應該比較好賣,怎麼會不好過? 如果抱這種想法,我只能說,這就是沒有實務經驗的想法(也或許這就是安倍晉三的想法)。因為日元急貶值,日企商品還未享到貶值利益的時侯,日企公司就得先承受第一波原物料上漲的壓力。原物料上漲了,請問售價能不漲嗎?那麼售價漲上去的幅度是不是就抵消了貶值的幅度。政策弄到最後,日本出口商品還是很難降價就是這個因素,而且還要全民一起承受國內物價齊漲的壓力,導致消費再度緊縮,國內商品也難賣了。
美國能玩得起QE印鈔票,是因為物價不致於失控,流動於市場的資金能提供經濟動能。但日本印鈔票,市場雖短暫享受資金的動能,但物價失控飆漲之後,人民開始買少一點商品,民間消費一旦開始緊縮,這又陷入了經濟哀退的困境。原本安倍晉三期望出口增加提振經濟的如意算盤,被國內消費的減少打消掉,不但沒回到原點,甚致更糟了。忽略美日體質不同,「有什麼屁股,吃什麼瀉藥」,我想安倍晉三的失敗就是搞不清楚這一點吧。

 

我記得去年還有某位民進黨立委要求彭淮南讓台幣貶值7%,來替代台灣和大陸經貿條款無法簽定,該立委還嗆聲台灣不需要簽貿易協定,還好彭總裁沒聽他的話。我也認為經濟體的改良,不應該是從匯率政策下手。想改良經濟體提振工業出口,就要老實的提高品質、改善生產流程,提高能源供給,降低生產成本,簽定貿易協定降低關稅障礙......這些才是王道,不是嗎?經濟史上,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因為貶值印鈔票,讓國家經濟體質變好。美國QE能成功,是因為懂得及時收手,當然油頁岩的好運也是因素。若其他國家想要仿效,恐怕會如日本一般,吃了瀉藥原本想解決宿便的困擾,沒想到一瀉不止,體質更虛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ung 的頭像
    Chung

    SAP與其他程式學習筆記

    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